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沿革

醫學院著重學生人文精神與醫學領域的結合,院內各系所肩負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應用醫學範疇之教學、研究及支援服務之任務,現有近1,600位學生,專、兼任教師及臨床教員多達600餘人,佔全校學生及師資人數比例分別為將近40%及60%,堪稱本校最大的學院。

醫學系為創校三學系之一,教育目標為人性關懷、廣闊胸襟、創意思維、終身學習及專業技能,孕育了十多位醫療奉獻獎得主,以及陳克華、侯文詠兩位享譽臺灣文壇的醫生作家。呼吸治療學系成立於2003年,為全國第一個成立呼吸治療專業學系之大學,並於2015年進一步成立全國第一所呼吸治療專業研究所;近年加強推動國際交流,吸引包括越南、印尼、美國、瑞士、甘比亞及馬拉威等國際學生來校就讀,2015年成立國際醫學研究碩士/博士學位學程,針對「分子醫學」、「社區醫學」、「熱帶醫學」、「神經醫學」、「臨床醫學」以及「醫療教育」等六大領域之教學方向,訓練培養所需之專業人才,更於2017年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為國內唯一以促進轉譯醫學與臨床試驗於細胞/幹細胞治療之發展而進行人才培養的博士班。

在研究發展上,醫學院強調基礎與臨床研究群的合作、生物技術的創新及開發,希望透過全院資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提供師生最佳的研究學習環境,以培育醫學領域未來的中堅份子。此外,更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鼓勵研究群之形成,秉持熱愛學術及重視醫學人文之教育理念,以生物科技及人文之精神為主軸,培育醫術精湛,且具備醫學科技與管理及關懷社會之專業人才,期許學生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人文藝術素養、樹立濟世救人之服務情操,並具有國際觀、創新理念及應變能力。

本學院持續增聘師資以降低生師比及提升教學品質,同時補助教師暑期赴國外短期進修,並逐年更新硬體設施。未來將朝整合跨院科系之研究主題及結合研究團隊,以疾病為導向邁向國際化,建立以北醫為中心的研究區域聯盟為目標,為臺灣的醫學教育提供獨特的貢獻,也期許國際畢業生能成為北醫大與各國之橋梁,進而加深及強化彼此在醫學和生醫研究領域上的跨國合作,共創雙贏的局面。

榮譽及特色
  • 全國第一間成立呼吸治療學系及呼吸治療學系研究所的教學暨研究型醫學院。
  • 全國第一間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
  • 國內首創為醫學生舉辦白袍授服及始業典禮的醫學院
  • 分別於2005、2007、2009、2014及2019年通過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之改革目標及追蹤訪視評鑑
  • 每年與美、日、韓、港、新、德等國知名醫學大學進行「交換學生」之國際計劃
  • 5個院級研究中心:皮膚與化妝品研究中心、國際熱帶醫學研究中心、婦幼研究中心、睡眠研究中心、復健工程暨輔具科技研究中心。
  • 2019年啟動大學部Gap Semester專案,為全國首創,鼓勵學生前往國際頂尖學校實驗室進行見習。